ISO50001能源管理体系是以“能源”为核心进行控制和管理, 企业通过“活动、产品和服务”识别能源因素、确定具体的能源目标和指标,以达到提高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效率的目的。 目前国内通用的标准是标准GB/T23331:2009和国际标准ISO50001:2018。 与其它标准认证有差异的是,标准GB/T23331的认证分行业进行,目前已经有41家国内外认证机构了12个行业(有色金属、建筑行业、公共建筑、机电设备、钢铁、纺织、轻工业、交通运输、电子信息、煤炭、化工、造纸)的认证资质,行业范围会不断扩大。 我国能源管理体系标准研制及起草过程 早在2002年,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中标认证中心就开始了有关能源管理体系标准的研究工作,逐步探索建立我国的能源管理体系系列标准。但由于诸多原因,研究初期并没有正式提出标准立项。在借助**和科技部两个课题研究、试点和相关经验积累的基础上,申请了标准立项并获得批准。标准正式立项后,标准提出单位和起草单位组成了工作组,了工作计划,通过深入研究并多次召开工作组讨论会议,形成了“《能源管理体系-要求》草案”,同时,标准单位通过各种渠道,收集到了大量的能源管理体系相关的标准和资料并组织消化和理解,并据此对标准草案内容进行了完善,形成了现在的征求意见稿。详细过程如下: 1、 2002年,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中标认证中心在多年致力于能源政策和规范研究、实施及推广的基础上,提出了能源管理体系的概念,并开始组织相关*进行比较系统的研究。 2、 2004年,在发展改革**的重视和关注下,中标认证中心正式提出了“能源管理体系标准与推广应用政策研究”的课题,并完成了相关的研究工作。 3、 2005年底,“能源管理体系认证技术体系研究”作为质检总局、认监委共同承担管理的“十五”科技攻关专项的重要课题“资源节约认证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的关键内容正式立项,课题研究确定了能源管理体系标准的核心要素及相应的规范文件。2007年11月,课题研究成果通过科技部、质检总局等相关部门组织的验收。 4、 2006年,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中标认证中心正式通过全国能源基础与管理标准化技术**提出“能源管理体系系列标准”的立项申请,并获得批准。在前期研究积累的基础上,通过深入的研究和讨论,2006年底确定了标准草案。 5、 2006年至2007年上半年,标准草案在一定范围内向相关*征求意见,并根据意见对标准草案进一步进行修改完善。 6、 2006年至2008年上半年期间,在标准起草和研制的过程中,起草组非常注重国际的动态和趋势,一直与有关国际组织(如ISO,UNIDO)和相关(如美国、英国)保持紧密的联系与合作。在2007年3月、5月和2008年4月,分别参加了相关国际组织召开的能源管理体系标准国际研讨会,并根据研讨会的情况及国际能源管理体系标准的发展趋势对标准草案进行了修改和完善。 7、 2008年7月,召开能源管理体系标准讨论会,对标准条款内容及表述方式等进行了完善,并形成了《能源管理体系 要求(征求意见稿)》。